專題文章母親是女兒的解放還是束縛桎梏?

555
次閱讀
每個寶寶今生第一個戀人就是媽媽,因著先天、後天錯落有致的波折與磨難,媽媽有時仙女,有時巫婆,妳若為此感到困頓難過,心裡詩們會幫妳較為客觀的內歸因和外歸因,人不會只有一個受傷的眼光和答案,當妳對他人和環境的理解愈豐富,妳對別人和對自己的同情就會油然而生。心理師們只是暫代這個好媽媽、好戀人的位置,帶妳去問對問題、注意妳沒發現的事情。解放與桎梏其實是同一件事,那枚關於愛的鑰匙,也許就還在妳身上。



這個問題,就跟 "夢想是一個人的解放還是桎梏"、" 婚姻是一個女人的解放還是桎梏" 一樣複雜。如果你的夢想是開一間咖啡店當老闆,夢想不用再朝九晚五、受人頤指氣使、受廠商與主管刁難、受奧客悶氣、盼望能夠自己當家作主、實踐自我堅持與理想...好不容易找點、找店、裝潢開張之後,半年過去,下個月房租和員工薪水快要付不出來、和客人產生糾紛google地圖被狂洗一星評論、看著前同事特休出去玩一週,你只能天天守著基地小店...

你還會覺得擁有夢想是一件很棒的事嗎?你不會覺得你的夢想就是你的包袱嗎?

先前為了備課,去出租店找《喜福會》這部電影,不但很多老中青學員沒聽過,資料也難尋,索性就用嘴巴把這部電影講完了。主辦窗口跟我說:張腦詩,妳真的很會講故事耶。學員私下跑來找我問的問題是:老師,妳剛剛講的東西是家族排列嗎?

我一直以學院派自居,私忖:我剛才講的全是有實徵基礎的東西,只不過穿插一些生活化例子,為什麼社會大眾老是喜歡迷信旁門左道、道聽塗說?

以前年紀輕,常常為此感到無助挫折,我接住社會眼光的投射,卻無法以他們期待的那般回應他們,只能無意間背負了他們自己的bias--人們常常妄想在一堂課、甚至兩個小時、一個小時之中就得到生命中的種種解答。現在比較有自信了,比較看得清楚自己的位置和別人的位置,路人問道,我只會暫時性的收拾眼前的焦慮心靈;有能耐的,就給更多的問題令其思考。

人生不會只有一種解答,但若要有一個暫時性論斷,是的,母親大部份時候就是女兒的解放,若妳常想到媽媽就覺得疼痛、常感覺被媽媽灼傷因而陣痛,那找到陣痛的源頭並為彼此解開枷鎖,就會是妳要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電影之中,每個母親的悲慘似乎都成為為女兒解套的養份,平時介入不領情,需要時又顯得不過問,似乎蒙上治療師該有的中立冷峻色彩,在關鍵情緒衝突熱點上的淡然提點,母女都獲得新洞見和新領悟。這根本不是母女情結電影啊,根本就渾然天成的治療師帶領案主修通的數則佳話傑作!

每個寶寶今生第一個戀人就是媽媽,因著先天、後天錯落有致的波折與磨難,媽媽有時仙女,有時巫婆,妳若為此感到困頓難過,心裡詩們會幫妳較為客觀的內歸因和外歸因,人不會只有一個受傷的眼光和答案,當妳對他人和環境的理解愈豐富,妳對別人和對自己的同情就會油然而生。

心理師們只是暫代這個好媽媽、好戀人的位置,帶妳去問對問題、注意妳沒發現的事情。解放與桎梏其實是同一件事,那枚關於愛的鑰匙,也許就還在妳身上。


  • publisher:
  • 聊聊心理治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