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情侶同一間健身房好嗎?以後分手了怎麼辦?如何避免尷尬

65
次閱讀

先享受、後償付,與其擔心未來分手後的潛在尷尬,不如先享受一起健身的好處,及時享受雙宿雙飛樂趣、總比單身狗避免分手傷心而孑然一身、默默自律自肅健身要強太多,伴侶可以先享受一起健身帶來的好處,這對你們現在的感情和健康都有益;但同時,在心理上也要有備案: 即使愛侶拆夥、分手,健身房這個空間也不是任何人的私人領地。我們提供夫妻、伴侶、情侶同一間健身房的利弊分析讓你可以權衡。



就如同辦公室戀情的缺點一般,但健身房情境沒有這麼綁死與綁定,先享受、後償付,與其擔心未來分手後的潛在尷尬,不如先享受一起健身的好處,雖然不到今朝有酒今朝醉這麼誇張,但及時享受雙宿雙飛樂趣、總比單身狗避免分手傷心而孑然一身、默默自律自肅健身要強太多,伴侶可以先享受一起健身帶來的好處,這對你們現在的感情和健康都有益;但同時,在心理上也要有備案: 即使愛侶拆夥、分手,健身房這個空間也不是任何人的私人領地。我們提供夫妻、伴侶、情侶同一間健身房優點和潛在問題,利弊分析讓你可以權衡:


優點:

互相激勵與支持: 伴侶是最好的啦啦隊和「推進力」,可以鼓勵彼此堅持運動,甚至成為互相監督的力量(比如飲食控制)。

增進感情: 研究顯示,情侶一起進行體能活動會更親密、滿足,運動後的興奮狀態也會讓彼此更具吸引力。

更多相處時間: 一起運動能創造更多共同話題與相處時間,讓關係更同步、有安全感。

觀察潛在個性: 在運動中,可以看到對方處理壓力、自律性、以及對待自己的方式,有助於更了解彼此。

情侶一起健身的訓練菜單

情侶一起健身的關鍵在於找到共同點和互相支持。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制定「雙人」與「單人」的訓練目標

目標類型                              建議做法                                                                                             益處

雙人共同目標     每週至少一次一起完成某個運動
                           如:一起上團體課、一起跑 5 公里、互相擔任深蹲或臥推的保護員。  創造共同回憶、增進默契、確保兩人有共同時間。

單人獨立目標      尊重彼此有不同的訓練重點和強度
                          例如:男友專注力量訓練,妳專注於柔軟度或特定肌群。                      避免訓練行程被綁死,讓彼此保有個人專注度與空間。



2. 嘗試雙人配合訓練(Couple Workout)

互相保護 (Spotting): 在做大重量訓練(如臥推、深蹲)時,為對方提供保護,這是一種極度信任和專注的互動。

輔助伸展: 運動後互相幫助進行靜態伸展,特別是難以自己伸展到的背部或腿部。

雙人核心訓練: 嘗試一些需要身體接觸和協調的核心運動,例如兩人躺下互相傳球或進行同步的棒式(Plank)。


3. 確保給予「有效」的鼓勵與回饋

避免成為指導者: 除非對方主動要求,否則不要「指導」或「糾正」對方的動作,特別是在公開場合。你可以說:「你的背好像有點圓,要不要試著收緊?」而不是「你錯了,這樣練不對。」

積極肯定: 多給予鼓勵,例如:「你這次撐得比上次久!」或「這個重量你做得很好!」

避免比較: 不要拿彼此的運動表現來比較,特別是生理結構不同,力量表現本來就有差異。



缺點與潛在問題:

行程被綁定: 兩人的訓練時間、習慣或喜好可能不同,為了配合對方,可能無法達到最佳訓練效果或感到不自由。

私人空間減少: 健身房原本是個人的放鬆或專注時刻,如果伴侶總是在場,可能讓其中一方感到壓力或缺乏個人空間。


關於「以後分手了怎麼辦?」

這確實是最大的顧慮。如果真的不幸發生,可以參考以下應對方式:


調整時間或區域:

1.如果可以,你們可以錯開運動時間。

2.如果時間無法錯開,可以默契地使用不同的訓練區域(例如,一方練重訓,一方練有氧或團課),避免直接接觸。


保持專業與尊重:

1.請記住,健身房是公共空間,你們都有權利在那裡運動。

2.把它當作一個普通的路人或過去的熟人。見面時點頭致意(如果願意)或假裝沒看到,專注於自己的訓練。

3.成熟地處理,不要讓私人情緒影響到健身房的氛圍或自己的運動計畫。


考慮更換會館:

1.如果健身房是連鎖的,可以考慮轉到其他分店。

2.如果合約期滿,可以考慮換一間新的健身房,徹底避免見面。

健身情侶,分手後的健身房心理適應

如果關係結束,面對同一個健身房的潛在尷尬,以及更重要的情緒調適,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 接受情緒波動,允許自己難過

認知這是必經階段: 傷心、憤怒、失落、否認都是分手後正常的「悲傷五階段」情緒。

不壓抑情緒: 允許自己哭泣、寫下感受或找信任的朋友傾訴。硬是假裝沒事反而會延長痛苦期。

2. 專注於「個人重建」

設定新的生活目標: 不只是健身目標(例如:挑戰一個新的團課、學會硬舉),還可以是工作、學習新技能、旅行計畫等。

重建個人社交圈: 聯繫過去較少見面的朋友,參加新的社團或活動,讓生活重心不再圍繞單一關係。

重塑自我形象: 整理思緒,找出在關係中被忽略或犧牲的部分,重新投入這些興趣。

3. 調整與「前任」的健身房連結 

優先考慮自己的訓練: 您的健康和訓練計畫比尷尬更重要。如果您真的很喜歡那間健身房,繼續去!

實行「綠燈區」法則: 在健身房時,將您的前任視為「綠燈區」——可以看見,但不需要停車。將注意力放在您的器材上,保持禮貌距離,快速略過。

暫時「無接觸」原則: 避免主動與對方眼神接觸、交談,也不要在社群媒體上追蹤。這有助於情緒的平靜與脫離。

4. 尋求專業支持

如果情緒低落持續數週、影響到食慾或睡眠、甚至產生自我傷害的念頭,請考慮尋求心理諮商,讓心理治療師提供專業協助。



先享受一起健身帶來的好處,這對你們現在的感情和健康都有益;但同時,在心理上也要有備案,即使分手,健身房這個空間不是任何人的私人領地,如果眼見前任發展緊密的友誼人脈或曖昧情誼,我們再找信任的人訴苦,或尋求諮商商討權宜之計。專注於自己的健康目標,不必因為前任的存在而放棄自己的權利或習慣,如果運動健身是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要肯定自己在健身房獲得許多身心靈的實質好處,祝福大家在感情和個人成長的道路上都能保持健康和力量!

  • publisher:
  • 聊聊心理治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