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視訊心理諮商,線上與線下之間,虛實整合的心理見解

358
次閱讀

我們的工作就是進入與體貼個體的主觀虛妄與偏頗去捕捉當下的真實,“騙”背後的意圖仍有其意義,“騙”產出的行為視之為症狀、產出、暫時性結果、證據證物和現象,認真或喜歡思考的社會行為學家、人類學家更想探索意義,過程中形成一個個的假設性思考,這些假設性思考也就是心智化的過程了。過於膽怯的欺瞞或大膽的偽善我們亦可包容進來檢視,一切都是穿透現象、歸納和捕撈意義所需的raw data,但若是沒有靈魂的AI,這一切都將不成立,具有靈魂才是先決條件,我們才能啟動心智化的思考。



最近被“空殼公司”佔滿,還有ChatGPT席捲圈子的事情,我突然領悟一件事情,線上遠距諮商要能work,服務提供者和來訪者的意圖並非必要且充份條件,#靈魂 才是。

曾有非自願者問我,你不怕我騙你嗎?的確不怕,我們的工作就是進入與體貼個體的主觀虛妄與偏頗去捕捉當下的真實,“騙”背後的意圖仍有其意義,“騙”產出的行為視之為症狀、產出、暫時性結果、證據證物和現象,認真或喜歡思考的社會行為學家、人類學家更想探索意義,過程中形成一個個的假設性思考,這些假設性思考也就是心智化的過程了。

那些“空殼公司”有些固定的pattern,除了前述的喜用英文、短hashtag、喜歡第三視角之外,更常一個月制約你之後就放三週的假、破局之後就換成異性頭圈。為什麼是三週的假?為什麼要換成異性頭圈?一定有其意義,莫非是同一個人?莫非假手他人?但若是沒有靈魂的AI機器人所為,這一切假設性思考將沒有意義,將翻轉或移轉到另一個結構性背景與佈局,你要用另外一個paradigm去思考這件事情。所以意圖呈現的騙或真誠都是後端的事,過於膽怯的欺瞞或大膽的偽善我們亦可包容進來檢視,一切都是穿透現象、歸納和捕撈意義所需的raw data,但若是沒有靈魂的AI,這一切都將不成立,具有靈魂才是先決條件,我們才能啟動心智化的思考。

國內外有“出賣自己的鐘點”或“鐘點大叔”,若從專業與法規的層次來討論,不專業不合法,似乎也太快禁止思考,任何觸犯禁忌、牴觸規條與牴觸多數人規律的事情,都會太快引發一群人的自戀性創傷,集體潛意識是共同的概念,是禁忌也是人類的保護,從某種時空所引發的現象,去解析現象背後的意義,可能太過次文化與瑣碎,是否造成傳統的碎裂和顛覆,又或是不脫整體性心理架構的範疇,都需要持續敏感不安,才能持續思考現象背後的意義。

遠距諮商和遠距離戀愛能不能work,除了行為方法、動機意圖、軟硬體這些後端的事情之外,先決條件是“靈魂”才對。充份且必要條件具備了,後端的一切才有相屬的意義。畢竟我們跟真人諮商或遠距戀愛,和跟AI諮商與遠距離戀愛,是不同的意義與思考。

今年六月我又榮獲世新大學回邀課程“後現代的心理治療”,我覺得比起理科太太事件,更嚴重的專業和倫理危機是AI,有專業己任的治療師應該提醒大眾,人類應該使用符合人性的方法去滿足對心靈充實與富足的渴求,貪方便與速成也是人性,一時的便利或許換得一線生機,也許潮流退了就會發現那只是一時代償,卻也虛度了許多光陰。#無生命之物無法服伺靈魂,唯有穿透其意義。致力於心靈的理解,有時抽絲剝繭,有時霧裡看花,並靜待現象演化,才是值得人類嫻熟的事情。

  • publisher:
  • 聊聊心理治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