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由心理師之死看情愛關係的聚合分離與專業成長的重要性

2261
次閱讀

這幾年,大專院校最火紅的講座題目就是「開心談戀愛,理性談分手」,這樣的題目,知識性的傳遞說來簡單,要讓學生頓悟與實踐也許是橫亙一生的人生挑戰,「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具有諮商、輔導身份的心理師亦無法倖免於難。




這幾年,大專院校最火紅的講座題目就是「開心談戀愛,理性談分手」,這樣的題目,知識性的傳遞說來簡單,要讓學生頓悟與實踐也許是橫亙一生的人生挑戰,「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具有諮商、輔導身份的心理師亦無法倖免於難。




強化戀愛EQ,談戀愛之前先談「分離」 

嬰兒自呱呱墜地之後,將與母親發展出信賴與依附的客體關係,不但是生存的基礎,也是未來人際關係的開展與縮影。青少年時期開始「戴上玫瑰色眼鏡」,從情人的眼裡似乎看見理想而美好的自己,藉由投射建立對自己與對未來的美好想望,一旦幻夢破滅,不啻也是一個認清理想與真實的差距的機會,建立現實感,調整好價值、目標再出發。

然而,現今常聽到極端例子,戀愛常談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自傷、傷人事件頻傳,建議學齡後期到青少年時期就要強化戀愛EQ,如何強化?筆者認為與其談「在一起」,不如先談「分離」,設下一些開放性命題問問自己:
「分手對你而言是…?」
「萬一分手了,你會…?」
「分手的方式是…?」

若是老師或輔導人員採取這些討論,也可以藉此獲得相關評估資訊以安排後續轉介,關係中較為弱勢的一方,也可藉此辨認出危險情人的蛛絲馬跡。


助人工作者需接受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來清理個人議題

身為助人工作者,更該有維護專業生涯的自覺與敏感度,時常覺察個人議題是否與個案「掛勾」或「攪和」在一起,而偏離了看問題角度的中立與清明;定期尋求督導的協助,必要時也該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療來清理個人議題,以免影響工作品質。助人是一生的志業,需要付出很多心力,也需補充能源,別讓助人生涯就這麼嘎然終止了,對自己或對個案來說都是可惜的事。




本文作者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擅長關係與動力相關議題,現於精神復健機構執業。

本文同時刊載於2017年02月15日【蘋果日報】網路論壇-臨床心理師:與其談「在一起」,不如先談「分離」


 

  • publisher:
  • 聊聊心理治療所